语文科青年教师培训材料
作者: 来源:附属小学 浏览数:1749 录入:2013-05-14
 

 

青年教师教学培训

 

一、 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 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那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课标每个学段的教学目标,要明确这个学段应该学什么,不学什么,我们应该教什么,不教什么,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我们在教学时才不至于有越位和不到位的现象。心中除了有学段目标,还必须要有单元目标,这样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才不至于偏颇。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作者意图和教材内在联系,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设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备课要淡化教案抄写意识,强化教学准备意识、教案生成意识,教学过程要选择有效的教法,指导学法,既面向全体,又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形成师生互动,注意“预设”与“生成”相结合,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同时要做好教学反思。作业设计要轻负重质。板书要简单明了、条理清楚、书写规范。

     三、各年段教学目标

(一)低年级   

.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准确把握三个维度:⑴知识与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应努力想办法让学生有学习兴趣并使其长久保持。让学生喜欢识字,喜欢写字,喜欢阅读,喜欢交际,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实现这些,前提是尊重学生,与学生共成长。
  2.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从入学开始进行严格训练,一丝不苟。要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学会在课堂上专心倾听,认真思考,大胆发言,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识字、写字教学。识字要依托汉语拼音,通过识字、写字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的识字能力。教师要注意克服繁琐的字形分析、字义理解,让学生在读中巩固识字成果。注意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十大靠谱外围APP平台》中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在一年级着重抓好写字训练,每一课时都应有35分钟时间让学生踏踏实实写字,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书写水平得到提高。在二年级要让学生能用《十大靠谱外围APP平台》识字,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
  4.抓好朗读训练。一是读准每个字的字音,不读地方音。二是要求读对轻声、儿化、变调。三是要做到不丢字、不加字、不重复、不颠倒字序。四是读出长句子里词语之间的停顿。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培养学生语感和节奏感。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要舍得花时间,让大面积学生尽可能多读,以读代讲。一般来说,第二课时后,学生应该能正确朗读课文,基本能背诵课文。要鼓励学生及早开始课外阅读,在不留书面作业的情况下,要给学生留读书、背书的家庭作业。教师要坚持“多认少写、认写分开、加强写字、尽早阅读”的新课程理念不要动摇。
  (二)中年级

中年级的教学在小学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要真正把握好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心理发展规律,并采取与这一阶段学生年龄相匹配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使教学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继续进行字、词、句的训练,不仅理解词句意思,而且要体会其表达效果。要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老师对容易读错写错的字给予指导,同时提高写字的速度。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教师要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准确理解词句,并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提出了阅读教学要 “带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的观点:即“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重视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

2.重视段的教学,包括自然段和意义段。具体要求:一是理解本段话的意

思,理解主要内容。二是理清文章叙述顺序,弄清自然段和结构段的顺序,了解构段方法。段的教学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它上接低年级字词句的训练,下为高年级阅读教学做铺垫,所以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读段、写段,并弄清段中有几句话,他们是如何联系起来的?是先分后总,还是先总后分?从而了解构段方法。在写段训练上抓住重点的、有典型意义的片段让学生仿写。

3.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流利有感情地读,读后有自己的感受,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可让学生边读、边画、或边批注。

4.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年级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后关键时期,如果学生在高年级前还没有形成任何特别的阅读兴趣,或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以后就很难改变学生的这种情况(指的是对阅读没有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这一时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尤其重要。要引导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三)高年级:

1.继续进行词句训练,要求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必要的字词必须要落到实处,除此之外,还要体会词句含义、感情色彩以及表达效果,特别要抓住含义深刻的词句,体会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2.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顺序,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概括课文内容要求精炼、抓住重点,语言组织连贯、通顺。理清课文叙述顺序,体现了高年级对篇章教学的重视。例如:记事性的文章,要让学生明白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景状物的文章要让学生明白叙述的顺序及景物的特点。关于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在《靠谱买球app推荐》的阅读目标中明确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叶圣陶说:“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而只在内容上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所以教师一定要抓住课文最有特色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去领会,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

3.学习浏览,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和质量,可跳读,猜读,一目十行地读。

下面以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为例,说说课堂教学要体现的几个环节: 1.学生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读后有初步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内容方面的、词句方面的、表达方面等)。2 .教师引导学生在初步交流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或理清思路,或抓住主要内容,在整体把握的同时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3.疏理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教学设计中的预设,明确本课教学重点并以问题整合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一般指重点部分的理解、品读,或体会关键语句在表达上的作用与效果,或侧重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等)。4.回归整体,对课文赏读或积累语言或体现写法迁移的小练笔。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因课文题材、体裁不同,教学目的不同,设计出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组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 |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 十大靠谱外围APP平台 联系电话:020-85280843